西安交大举办文治讲坛“数字化背景下课程教学的现在与未来”报告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6-12 浏览次数:

6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钱学森图书馆星空报告厅举办“文治讲坛”第26期报告会,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作题为“数字化背景下课程教学的现在与未来”的主题报告。活动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徐忠锋教授主持。共有包括学校后备教学名师、新开课教师在内、教学督导组成员等在内的117位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战德臣教授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背景,结合自身在线教学经历以及新技术发展趋势,从“慕课再认识:推动高校课程向混合式课程转变”“数字化教育:推动高校向开放式教育转变”“数字化背景下,如何做好课程与做好教学”三个方面展开报告,对数字化背景下的课程教学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战德臣教授首先回顾了新世纪以来国家推动课程建设的历程,梳理了国家层面建设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一流课程的脉络。他认为,课程的发展与演变需要着力解决新兴产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不匹配、科技发展快速与课程更新缓慢的矛盾,探索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他指出,面对传统“知识型课程”课程创新实现难、分层次教学实施难、学习效果提升难的问题,MOOC的运用有助于推动高校课程向混合式课程转变,建设成为课程内涵深度化、内容讲授可视化、网络课堂差异化、实体课堂互动化的“能力型课程”。他分享了一师带多校(1+M+N)教学组织模式,提出MOOC如何推动实现“多角度、全方位建设和聚集在线课程资源”“在线课程应用与实体课堂互补”“实体课堂更多采用‘翻转课堂’形式”“教师利用课堂工具增强学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等五个方面的教学效果。

围绕推动高校向开放式教育转变的数字化教育,战德臣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应该拥有对于社会需求和培养目标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借鉴互联网+思维与人工智能思维,打造适应个性化培养要求的,灵活的、可动态调整的教学内容,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汇聚的教学生态,实现学生个人志趣与学校培养目标的深度结合。他表示,未来的教育将在“互联网+教育”的支持下逐步走向“敏捷教学”,其主要特征是教学目标的多元性、课程体系的灵活性、教学过程的迭代性、教学资源的协同性。他分别以医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剖析了大学应培养具备多学科思维+工具应用能力及系统思维的人才,努力探索基于知识图谱的学习、数字学习空间、元宇宙教育、虚实融合的场景化教学,并描绘了开放学位教育理念和人工智能创新工场愿景图。

围绕数字化背景下如何做好课程与做好教学,战德臣教授提出,课程主要涉及课程设置、如何教与如何学三件事,而最核心的是课程内容设置与组织。通过计算思维导论课,讨论了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实践方法、阶梯搭建、实验指导平台建设等相关问题,着重分析了“KT-SQEP教学设计”,展示了一条“以内容为根本,以技术为手段,切实提高课程与课堂教学质量”的课程建设与教学路径。最后,战德臣教授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交流。

“文治讲坛”作为我校教育教学高端论坛活动,围绕教育教学前沿主题,邀请校内外院士、资深教授、教学名师、高校领导做主题报告,自2012年创办至今已举办26期。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还将立足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和教师教学发展需求,围绕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等战略,持续举办报告、研讨、工作坊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在传播理念、激发思考和推动实践方面发挥助推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电话:029-82668931   传真:029-82668931   E-mail:jfzx@mail.xjtu.edu.cn   办公地点:东二东-136